网站LOGO
SaaS应用更多的是API的服务

        企业做移动,会侧重讲两方面故事:第一是对内,提升企业办公效率、优化内部流程;第二是面向客户,做移动营销,提升自己对客户的接触能力和满意度。相比之下,企业一般先对外做营销,推荐自己的产品、业务模式,再对内做 OA。

那么对外有三种选择,第一个是做 HTML 的网站,第二是做微信,第三是做移动 APP

        如果预算足够,可能三个都做一遍,假设三选一,一般来说,选微信的多一些。为什么呢?因为微信给企业带来的就是流量,坐在微信上,发现业务非常容易落地。

        但今天的微信由于体系封闭导致了一些效果递减。例如,一个媒体大号的阅读号,你看他今天的新闻阅读量在 3 万,其实三年前也是这个数据。今天微信用户明明是越来越多,越来越成熟,但阅读量停留在三年之前,不进就是退了。实际就是如此,现在微信上的营销推广效果确实较差了。

        再举个例子,有个朋友是做人力资源的,更适合的应该是微信公众号,因为微信是流量属性和社交属性。但在去年下半年,他要做 APP 了。他给的答案就是三个字 “太深了”——微信公众号做起来非常容易,但有黏性的使用还是有问题。

        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衡量微信生态,今天看到很多的成功创业公司,有估值上亿美金的,甚至有上市的,但今天所有的草根梦想大部分是以 APP 为载体的,那能不能找到一个在微信上长起来的第三方业务,今天依旧在快速发展,并且估值很高很成功?答案是 “没有”。所以,微信就是给大家一个幻觉,一个很好的流量平台,但对用户的深度使用,确实存在问题。

       接着说 HTML5,就是手机网站。HTML5 相对开发简单、容易上手,但问题就出在功能和体验上,用 H5 做出的产品永远无法跟手机 APP 无法比。例如,大家觉得 2016年 是物联网的核心爆发点,将来越来越多的设备要连接其他的硬件设备,但 H5 根本没有配套的标准建立连接通道。随着创新发展越快,H5 对你的阻碍就越大。

        另外就是做了手机网址,怎么推出去,让用户记住网址下次再用,这就是一个笑话。有个二维码一扫就行,但不可能让用户天天扫二维码。

        最后就是 APP 了,特点就是成本高,开发成本高,维护成本高,运营成本也高。但尽管如此,用户的使用黏性也相对较高,所以今天鼓吹第三方的模式都喜欢这种——只要 IOS 不死,安卓不死,今天的移动平台业务还是以 APP 为主。

        再来说今天的 IaaS、PaaSSaaS,做 SaaS 的比较多,因为赚钱,IaaSPaaS 就相对较少。其实今天云 + 端的模式就可以理解为两层,外面是 APP,里面是 API,这两层就可以构建整个移动业务模式,特别是云的迁移都可以快速解决。

今天 SaaS 更多的是 API 的服务,就是已经有一套成熟的服务体系,每个客户又有自己个性化需求,那么 SaaS 就把自己变成业务的封装,开放 API,支持前端,让客户快速搭建业务。

 

例如 Uber,在国外它和航空公司、星巴克合作。用户在星巴克喝了一杯客户,要打出租车回家,直接调用星巴克的 API,就可以直接打车回家,我们看不到 Uber APP,但它的服务会在其他应用的 API 里。国内 Uber 也跟百度地图在合作,地图里可以直接打优步。

以后 APP 那么多,越来越多的合作会在不同的 APP 之间展开,可以把 API 连接为以前的友情连接,把服务快速的链接过去,提供给用户。

API 的开放为今天的互联网创新提供了可能,能让大家专注于自己的业务,而不是技术。像是企业 CTO 角色就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以前 CTO 是牛人,要懂很多事情,但今天作为企业 CTO 来说,有很多事情不需要自己去做,直接找一些 API 的服务厂商、云的服务厂商把服务拿进来,放到企业内部,作为自己的一部分去使用就可以了。

举个例子来说,今天有很多企业有图像识别的要求,比如富士康做人脸打卡,如果企业想自己做人脸识别,对绝大多数 CTO 来说不可能,因为太复杂了。但今天有专门做人脸识别的公司,把自己的能力开放出来了。同样,如果企业需要支付的能力,需要存储的能力,甚至需要即时通讯的能力,都不需要自己去做。在一定程度上,CTO 从一个牛人变成了一个采买的人。